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未来一段时间,证监会系统要牢牢把握市场要稳、监管要严、功能要强、队伍要过硬这四个着力点,不断集聚稳的力量、壮大进的动能,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重点抓好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七方面工作。
会议提出将持续推进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市场分析认为,期货市场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一环,本次会议释放了监管层以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以差异化期货服务适配市场多元需求的明确信号。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要点如下:
1.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2.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3.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
4.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
5.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6.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7.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8.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稳妥有序抓好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实落地。
9.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部署下一阶段七大重点任务
会议明确下一阶段七大重点任务,突出了稳市场、强改革、防风险和促开放:
一是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二是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三是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同时严防利益输送和“浑水摸鱼”,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更好发挥公司治理内生约束作用。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四是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切实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五是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六是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稳妥有序抓好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实落地,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持续拓展资本市场跨境合作新空间。
七是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并提三个“确定性”提振市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部署的七大任务中,最后一项“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是本次会议中的一个新表述。
这一表述释放出什么信号?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认为,“增强研究权威性”的内涵或是提升资本市场的研究能力,使其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决策的“顶级智库”,增强政策制定的话语权和科学性。“这也意味着证监会将加大对资本市场关键问题的研究力度,确保研究成果更具权威性,能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监管需求,比如为制定政策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权威性,旨在通过前瞻性、系统性研究,为注册制改革、风险防控等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政策精准性,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据了解,在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上,一个重要的资本市场研究平台——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成立。其定位就是打造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高端智库平台,广泛团结和凝聚行业机构、上市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各方面研究力量,围绕资本市场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交流和宣传。
“要让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真正打出影响力,应围绕资本市场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学会将在政策引导下,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行业机构等吸引大量专业人才和资源,形成多方协同的研究网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展对资本市场的研究,打造高端智库,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
记者还注意到,在展望下半年市场发展环境时,会议提到了三个“确定性”因素,或为资本市场后续发展注入信心。
会议提到,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内外部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困难挑战不少,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宏观政策预期的确定性、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确定性等为保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王骏分析认为,会议并提“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预期、中国资产估值修复”三大确定性,意在明确传递对中国经济韧性与政策稳定性的信心,夯实市场“估值修复”的预期基础,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从三大确定性的含义来看,王骏告诉记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是确认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为资本市场提供坚实根基;宏观政策预期的确定性强调政策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减少市场对政策“急转弯”的担忧,稳定市场预期;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确定性是最具市场指向性的提法,明确表达了监管层对当前部分资产低估值的判断,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是“确定性”趋势,旨在提振市场信心,引导价值投资。
聚焦产品和服务创新期市发展迎来新动能、新机遇
总体来看,证监会本次年中工作会议通过部署政策研究强化、监管效能提升、风险防控深化等关键任务,为今年下半年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释放了“以稳为主、改革赋能、监管从严、开放提质”等重要信号。
“会议点明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接下来资本市场发展应围绕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来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还基于对下半年形势的判断,提出了全面具体的举措,助力市场持续稳定向好。”华西期货总经理魏哲平表示,下半年资本市场工作或将聚焦巩固回稳态势、深化创新和防控风险。
王骏认为,本次年中会议释放的核心信号是:下半年资本市场工作将更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主线,以改革深化和风险防控为双轮驱动,全力实现稳定市场运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市场改革、筑牢风险防范屏障以及全面提升监管效能等任务。
会议在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这一重点任务中,提出将持续推进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将为期货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会议提出持续推进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将促进期货行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吸引更多交易者参与,提升市场的活跃度与韧性。”王骏认为,在会议强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宏观大局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期货市场在工具创新和功能发挥方面可能会有支持政策,不过,强监管、防风险的主基调不变。
魏哲平认为,会议对期货市场的部署,意味着后续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下,产品与服务创新可能加速。具体而言,下半年期货市场将呈现多维度的积极变化与发展机遇:
首先,在产品与机制创新层面,期货新品种有望加速落地,交易机制也将持续优化,从而提升市场流动性,丰富风险管理工具供给。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场,更能够高效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其次,市场监管将全面升级。监管部门将保持对操纵市场、违规交易等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市场透明度,切实保护交易者合法权益。
再次,国际化进程将显著提速。期货市场将加快引入外资步伐,如推动QFII参与境内期货交易;同时积极推动与国际规则接轨,以此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全球定价权和影响力。
最后,资金端活跃度将持续提升。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有望通过基金渠道加大对期货产品的配置力度,为期货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
“总体来说股民股票配资论坛,下半年期货市场或将迎来产品创新加速、国际化水平提升、资金流入增加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期货市场各类经营主体也需防范合规和流动性风险。”魏哲平说。
鼎锋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