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络视频中看到过这样一件趣事:同一小区的邻居们有天相遇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却互相不认识,但是当他们牵着自己的小狗出门时,就会立马被认出,只因平日生活中,他们更多是以“毛孩子的家长”这个身份进行接触的。
在这个轻松的调侃中,似乎也折射出当今生活的普遍问题:都市高楼住宅带来更加独立的居住环境,电子产品发展带来便利配送方式的同时,可能也会导致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情感沟通也面临更多“冷漠”“疏离”的境况。在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中,去年由海燕出版社出版的《电梯里的狗》,从绘本这一角度,透过一个牵动邻里情感的温暖故事,引发了读者对于现实生活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心灵归属的深刻探讨。
版本:海燕出版社
2024年9月
“电梯”串联起了所有人的爱和情感
令我印象颇深的是这本绘本的“镜头”美学。作者王卉予本身是一位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许是对“镜头”的敏锐感知,她在绘本中呈现出的是一个充满电影画面的世界:如书名所示,“电梯”和“狗”是这个故事的关键词。高楼里的小小电梯是相遇的场景设定,也成为串联起整个故事的空间线索,电梯门的开闭,是故事中一个又一个小场景的切换,一位又一位小狗的登场。
在绘本页面中,作者设置了“小门”,每扇小门上都有着一只狗狗的“特写镜头”,翻开后更是这只小狗的“角色小传”,这样触觉与视觉的双重转换,在开合每一扇“小门”的过程,是一种直接触发读者同样情感与回忆体验的方式——既可以带领读者了解更多主角的故事,又以“小门”呼应“电梯门”,产生一种对空间的双重感知。全书以“电梯”这一空间元素串联起整栋建筑,也串联起所有人的爱和情感。作者是这样说的:“电梯是生命剧场,也是时间盲盒”,在这里,主人公每次开启电梯,就像是获得一次开启礼物的机会——或许不知道下次会遇到什么样的“惊喜”,但是这也让相遇本身充满了更多期待。
《一条狗的使命2》(2019)剧照。
翻看绘本时,我总想起17世纪荷兰著名艺术家维米尔营造的画面空间:维米尔经常利用窗户来暗示室内空间,给画面带来更多独属于特定空间的观看感受。还有他在色彩方面的绝对掌控力:饱满明亮的黄色与美丽澄澈的蓝色,为看似日常平凡的场景赋予一种宁静的诗意和美。
在《电梯里的狗》中,我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空间和色彩的重视。绘本的色彩既温暖又明快,从扉页起即如此:翠绿的草坪和树木,湛蓝的天空和高楼,一切看起来都干净清爽,带有大自然的味道。从图像的形状角度分析,高楼上密密麻麻的小窗户是最简洁的方形,树木也被简化为圆形。尽管都是最简单的形状,但配合色彩,既能很好地概括出都市“水泥森林”的特质,又不会令读者感到沉闷或压抑,就连书中高楼走廊的墙壁和地砖,都以暖色调为主,显示出饱满的生命力和情感力,让整个故事因为色彩而更加温情脉脉。
此外,在17世纪的荷兰,以维米尔为代表的艺术家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他们用一种更为朴实亲切的绘画语言,为生活中的普通人赋予了尊严。在《电梯里的狗》中,不仅仅是人类,作者还将每一只小狗都视作独立个体,她的视角更像是一种平视,每一只狗狗都有自己独特的模样和个性:花色比格犬像老爷爷一样慢慢的,大狼狗的眼睛里有一汪湖水,大金毛和拉布拉多身上有“太阳的颜色”……每一只狗狗身上,都可以看见作者对世间万物,对微小生命所倾注的全部爱意。
“电梯”是对理想社会空间的期许
绘本《电梯里的狗》既是一本画给小朋友们的温馨故事,又是一本画给大朋友们的生命“童话”。
在《让美寻找美——凯迪克金奖绘本细读》中,王帅乃在谈到经典绘本《让路给小鸭子》时,引用了书评人娜塔莉·巴比特的推荐语:“这是一个城市故事,却包含着乡村的声音;这是一个人类故事,却包含着其他动物的声音;这更是一个安抚人心的故事,尽管它让你尽知穿行世间(尤其是城市空间)的危险,却也让你感觉到母亲羽翼(双关意义上的)庇护从未走远,因而让读者有温暖的安全感。”
版本:乐府文化丨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4月
从《让路给小鸭子》开始,到今天的这本《电梯里的狗》,绘本作者们一直尝试在城市空间中容纳一种来自自然的、更加温暖的力量。“电梯”在这个故事中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它为高楼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场所,是作者心中对于理想社会空间的期许。高楼中的每户人家都像是一座小小的岛屿,这部遇见狗狗的电梯,就像是一只穿梭在岛屿中的小船,它连接起了不一样的生活,自此,“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一条狗的使命2》(2019)剧照。
与此同时,《电梯里的狗》并没有刻意回避一些话题,相反,它真实地展现出了现实事件的不可控和无奈,就像是电梯中的人们有上有下,进出来往,现实生活中那些熟悉的邻居可能会搬家,那些喜欢的狗狗也可能会去世……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和别离,也会面对不可避免的孤独和失落,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总是很谨慎谈论的话题。现实,在现实中又蕴藏着温暖的底色,正是《电梯里的狗》最动人的地方。
有了连接和羁绊,记忆会代替离开的人和动物继续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伤痛或许不会消失,但可以用更多的爱来填满。出版以来,《电梯里的狗》屡获读者佳评与业内奖项肯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读者对于现实题材的接受能力和对永恒情感的希冀,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强大。我很喜欢小红书上一位普通妈妈对绘本的评价,她说:这个故事“就像阳光一样,透过高楼上的每一扇窗,把温暖照进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作者/宋寒儿
编辑/何也
校对/刘军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
鼎锋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